事業(yè)單位招考時政精選:2013年11月13日時事新聞(國內+國際)
2013年11月13日時事新聞(國內+國際)
1.中共中央9月17日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就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lián)領導人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和建議。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座談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習近平指出,中共十八大閉幕后,中共中央進行了深入研究,聽取了黨內及社會各方面的相關意見,決定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重點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習近平強調,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也是我們黨最鮮明的旗幟。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我們必須堅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辦法推進改革。全面深化改革,關鍵要有新的謀劃、新的舉措。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重大問題、關鍵問題進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著力推動解決我國發(fā)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
2.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1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要求進一步抓好今年年度改革任務落實,全面深化改革,使經濟社會發(fā)展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xù)。
3.11月13日,中央紀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結合紀檢工作實際,就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作出部署。會議強調,廣大紀檢監(jiān)察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三中全會的精神上來,扎實推進反腐敗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和制度保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主持會議。
4.國務院副總理、中國環(huán)境與發(fā)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主席張高麗13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會見參加國合會2013年年會的主要外賓并出席年會開幕式。張高麗強調,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必須依靠制度。剛剛閉幕的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深化生態(tài)文明體制改革作出了明確部署。中國將加快構建系統(tǒng)完整的生態(tài)文明制度體系,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劃定生態(tài)保護紅線,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tài)補償制度,改革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管理體制。這些對于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現(xiàn)代化建設新格局具有重大意義。
5.近日,2013年節(jié)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名單,在財政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網站上公示一周后確定,河北石家莊市、唐山市,遼寧鐵嶺市等10個城市榜上有名。與以往不同的是,這10個城市并不是由財政部和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研究“敲定”的,而是完全由專家通過公開評審從15個入圍城市中選定的。這一方式,開了中央財政資金競爭性分配的先河。財政資金分配實行公平競爭、專家評審,是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舉措。財政部門自由裁量權減少的同時,資金使用方案更加完整,資金績效目標更加明確,資金分配上的公信力大大提高。
6.國務院副總理汪洋13日在京主持召開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領導小組第三次全體會議。他強調,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重大部署,為打擊侵權假冒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地區(qū)、各部門要深入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堅持打建結合、標本兼治,不斷將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引向深入,維護好廣大企業(yè)和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據以色列《國土報》13日報道,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12日深夜命令,停止在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地區(qū)新建2.4萬個猶太人定居點!秶翀蟆吩齼人醽喓脑挿Q,在以色列努力說服國際社會與伊朗就核問題達成一個“好的協(xié)議”之際,沒必要因為在定居點新建住房與國際社會對抗。
2.總部位于法國巴黎的國際能源署11月12日發(fā)布2013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為全球能源發(fā)展繪制了一幅新的圖景。報告認為,能源需求重心正向新興市場國家轉移,尤其是中國、印度和中東地區(qū)國家。頁巖油產量大幅增加,美國將成為最大產油國;里貝拉油田開發(fā),巴西將躋身十大產油國之列;新興市場國家發(fā)展經濟,石油需求將繼續(xù)上升。
3.法國極右翼組織國民陣線主席勒龐和荷蘭自由黨主席威爾德斯11月13日在荷蘭海牙舉行會晤,決定組成一個“反歐盟聯(lián)盟”,在明年5月的歐洲議會選舉中集體發(fā)力。此前,兩人已經同奧地利自由黨、比利時弗拉芒利益黨、意大利北方聯(lián)盟、英國獨立黨和瑞典民主黨等極右政黨就結盟問題展開磋商。歐洲極右政黨之間的合流現(xiàn)象引起各界警惕。比利時前首相伏思達說,如果放任極右勢力在歐洲大陸站穩(wěn)腳跟,我們將讓一個世紀的交流努力付諸東流,并且讓錯誤歷史重演。
4.11月12日,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發(fā)布《2013—2014拉美人類發(fā)展報告》稱,公民安全問題制約了拉丁美洲國家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fā)展。過去10年,拉美地區(qū)平均每年超過10萬人被殺;過去25年,搶劫案翻了3倍,約一半拉美人認為本國安全狀況惡化。報告認為,打擊犯罪活動的“鐵拳”沒有起到應有作用。拉美各國需進一步加大安保及司法監(jiān)管體系改革,以最有效的方式減少犯罪,并通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擴大青年就業(yè)、促進包容性經濟增長等多重舉措,從根本上綜合解決這一難題。
(編輯:姜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