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事業(yè)單位統(tǒng)一考試申論熱點:找問題要直達神經(jīng)末梢
遼寧事業(yè)單位統(tǒng)一考試申論熱點:找問題要直達神經(jīng)末梢
【馬上成”公”日 事業(yè)有成時】2014遼寧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將在5月31日舉行,查看<公告>遼寧華圖教育每晚19:00與您一起備戰(zhàn)事業(yè)單位考試,進入視頻直播平臺,關注微博@遼寧華圖,微信:遼寧華圖教育(syhuatu)掌握最新備考資料!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聽取意見是活動深入開展的前提和基礎。
古人云,“木受繩則直,人受諫則圣。”廣開言路不懼忠言逆耳,聽取意見聚焦“四風”問題,就能為查擺問題指明方向,為解決問題樹立目標,讓各級干部真正出汗排毒、洗澡治病,讓作風轉(zhuǎn)在深處、改在實處。
然而,當下一些單位在征求意見過程中,存在著群眾不愿提、不敢提,甚至是敷衍了事,征求上來的多是無意見或是泛泛而談。究其原因是群眾有三怕:怕穿“小鞋”不敢提意見、“面子”怕傷不愿提意見、“底子”怕留不能提意見。
如果問題找不準,不能命中靶心、切中要害,整改落實如何直達病灶、排毒治病?
應該說,作風建設給干部隊伍帶來的變化,令老百姓拍手稱快。但也要看到,有些干部存在著“無關”“闖思想,關”思想,觀念并沒有徹底轉(zhuǎn)變,而是暫時收斂、回避。仍有少數(shù)領導干部存在錯誤傾向,把本單位當“自留地”,關起門來自彈自唱自聽,查擺問題“差不多”就行,整改措施“過得去”就好。甚至有的領導在查擺問題時避實就虛、避重就輕,對具體問題繞著走,或大而化之、敷衍塞責,或只查不糾、只擺不改。
聽取意見不僅要追求廣開言路的“廣度”,更要注重聚焦“四風”“精度”。的唯其如此,才能讓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呈現(xiàn)出來,讓干部身上的作風積弊纖毫畢現(xiàn),為查擺問題、整改落實打下堅實基礎。
能不能切實做到三個“擺進去”:把自己擺進去,把分管工作擺進去,把聯(lián)系點擺進去,這是學習教育的前提,是查擺問題的要求,也是轉(zhuǎn)變作風的關鍵,更是整改落實的保障。
查擺問題要求真務實。找準病因,方可對癥下藥,要摘下面具照鏡子,拉下面子求意見,聽真話、聽實話,實打“實”查擺到問題,背靠背”“征求來意見;換言之,就是找問題要直達神經(jīng)末梢,內(nèi)查外聽找病灶,深入分析、深刻剖析,為洗澡治病提供一個真實的軀體。
聯(lián)系群眾要真心實意。真心對待群眾;真正相信群眾;真誠團結(jié)群眾;真情為了群眾。從點滴抓起,從小事做起,從群眾最關心的地方改起,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突出就重點解決,解決一件是一件,在作風建設的路上不懈不怠、持之以恒,積小勝為大勝。
掃弊祛垢要動真碰硬。有的黨員干部不敢抓、不敢管,礙于情面、怕丟選票,上捧下拉、左右逢源,習慣和稀泥。聽意見搞“體內(nèi)循環(huán)”,沒有真正把自己擺進去,把毛病找出來。還需找準“七寸”,把對癥的“藥方”開出來。讓群眾監(jiān)督“服藥”,讓群眾評價“療效”。
總之,確保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虛”不空”不偏”,““不走過場,查擺問題必須“真”字當頭,務求實效:逐一體檢把準脈,開方配藥重療效。如是,才能真正解決“四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編輯:姜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