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福建省事業(yè)單位考試:馬政經(jīng)之利潤率轉化為平均利潤率
福建省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網(wǎng)提供:【2016年福建省事業(yè)單位考試申論熱點:加強治理網(wǎng)絡侵權行】同時,福建華圖開設2016年福建事業(yè)單位考試培訓課程,課程詳情:http://bm.huatu.com/zhaosheng/fz/sybs.html
(1)平均利潤率的形成過程。平均利潤率的形成,是部門之間競爭的結果。在商品按照價值出售的條件下,由于資本有機構成、資本周轉速度不同,使各個生產(chǎn)部門等量資本的利潤率高低不同。資本家為爭奪有利的投資場所和更高的利潤,便展開以資本轉移為特點的部門之間競爭,其結果使各部門生產(chǎn)規(guī)模和產(chǎn)品供求關系發(fā)生變化以及價格與價值的背離,終使各部門不同的利潤率趨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潤率。利潤率的平均化過程,實際上是全社會的剩余價值在各個部門之間分配的過程。平均利潤率等于全社會的剩余價值總額與全社會的預付資本總額的比率。
(2)影響平均利潤率的因素。①各部門不同的利潤率;②社會資本在不同部門所占的比重。平均利潤率與社會資本在資本有機構成高的部門所占的比重反相關,而與社會資本在資本有機構成低的部門所占比重正相關。
(3)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平均利潤率形成后,不同部門的資本家根據(jù)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的原則,獲得大體相同的等量利潤,即平均利潤。以預付資本大小按平均利潤率計算歸每個生產(chǎn)部門資本家所有的利潤是平均利潤。平均利潤率和平均利潤反映的是不同部門資本家之間的關系。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進一步掩蓋了資本主義的剝削關系。
(編輯:姜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