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知識每日一練(2017.09.11)(2)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內外因。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的發(fā)展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變化發(fā)展的根據(jù),外因是事物變化發(fā)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題目中孫中山說革命失敗的原因在于黨內,即內因。充分說明答案C正確。A項本身錯誤,BD與題目無關。故本題選擇C。
2.【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認識論。絕對主義把事物以及人們對事物的認識絕對化的思維方式。特點是割裂事物和人的認識的絕對和相對的關系,只承認其絕對性,否認其相對性。不承認一切過程都有始有終、此過程必然轉化為他過程,不承認絕對之中存在著相對。絕對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認為某一認識是一成不變的、永恒無誤的真理。故本題選擇A。
3.【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鄧小平理論。從題目中可以看到,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qū)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故本題選擇C。
4.【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時間。題目中不愿意讓時光流逝,希望父親不再老去的美好愿望,是因為時間具有不可逆性,一維性,這一點是絕對的,因此B正確。A客觀性是指時間在意識之外并不依賴于意識而存在題目并未體現(xiàn)出來。其他兩項均未能涉及,故本題選擇B。
5.【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唯物論。題目中的意思是一切善與惡的修養(yǎng)全在于人的自身,在于自己的行為,辯證的看待的善惡,不絕對認為誰善誰惡,善惡可以相互轉換。故本題選擇A。
(編輯:姜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