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事業(yè)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題演練(2017年10月1日)
(1).行政復議撤銷決定的適用情形有()。
A.超越職權
B.濫用職權
C.適用法律錯誤
D.具體行政行為明顯不當
參考答案:ABCD
(2).甲與乙共謀次日共同殺丙,但次日甲因腹瀉未能前往犯罪地點,乙獨自一人殺死丙。關于本案,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甲與乙構(gòu)成故意殺人罪的共犯
B.甲與乙不構(gòu)成故意殺人罪的共犯
C.甲承擔故意殺人預備的刑事責任,乙承擔故意殺人既遂的刑事責任
D.甲與乙均承擔故意殺人既遂的刑事責任
參考答案:AD
(3).成立不作為犯罪所要求的特定義務來源為()。
A.法律明文規(guī)定的義務
B.職務上、業(yè)務上要求履行的義務
C.道義上的義務
D.行為人先行行為使法律所保護的某種利益處于危險狀態(tài)時所引起的負有防止危險結(jié)果發(fā)生的義務
參考答案:ABD
(4).在下列情形中,應視為不法侵害已經(jīng)終止的是()。
A.不法侵害已經(jīng)完結(jié)
B.不法侵害人自動中止侵害
C.不法侵害人已被制服
D.不法侵害人已經(jīng)喪失繼續(xù)侵害的能力
參考答案:ABCD
(5).處斷的一罪包括()。
A.結(jié)果加重犯
B.吸收犯
C.牽連犯
D.連續(xù)犯
參考答案:BCD
(6).下列情形中,可以認定為自首的有()。
A.犯罪嫌疑人甲主動向司法機關揭發(fā)他人重大犯罪行為
B.乙故意重傷他人,被家人扭送到司法機關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
C.犯罪嫌疑人丙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
D.丁貪污公款,在貪污行為被發(fā)覺前,主動向司法機關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
參考答案:BD
(7).以下權利屬于形成權的是()。
A.張某以甲公司的名義與乙公司簽訂了貨物銷售合同,但是張某沒有代理權,乙公司享有的撤銷合同的權利
B.王某將一幅字畫寄存在陳某處,陳某將字畫賣給楊某,王某認可陳某的行為有效的權利
C.陳某通過欺詐手段使張某與自己簽訂了房屋轉(zhuǎn)讓合同,張某的解除合同的權利
D.張某欠王某1000元未還,王某欠張某的1000元債務也已到期,王某主張用自己的1000元債權抵銷張某對自己的1000元債權的權利
參考答案:ABD
(8).王奉與李海發(fā)生口角,王奉將李海打傷。劉山見狀,上前勸架,王奉失手將勸架的劉山打中要害,傷害致死。劉山死后,劉家發(fā)生財產(chǎn)繼承。在本案中,屬于行為的是()。
A.王奉對于李海的被傷害
B.王奉對于劉山的死亡
C.劉山的死亡對于劉家的財產(chǎn)繼承
D.劉山的死亡對于李海的被傷害
參考答案:AB
(9).甲委托乙前往丙廠采購男裝,乙覺得丙生產(chǎn)的女裝市場看好,便自作主張以甲的名義向丙訂購。丙未問乙的代理權限,便與之訂立了買賣合同。對此,下列說法是正確的是()。
A.甲有追認權
B.丙有催告權
C.丙有撤銷權
D.構(gòu)成表見代理
參考答案:ABC
(10).2003年4月1日張某被李某打了一頓,張某當時只覺得疼痛,后來由于疼痛難忍,張某于2003年5月1日到醫(yī)院檢查時發(fā)現(xiàn)肋骨骨折,2003年5月10日張某找到李某,要求李某賠償,李某拒絕賠償,2003年9月10日張某被人綁架,直至2004年1月8日張某才被解救出來,2004年9月5日張某向法院起訴,要求李某賠償,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張某請求權的20年訴訟時效期間從2003年5月1日起算
B.2003年5月10日張某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斷
C.2004年3月10日張某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
D.2004年9月5日張某的請求權已經(jīng)超出訴訟時效
參考答案:BD
(編輯:姜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