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泉州事業(yè)單位考試備考:數(shù)量關系必掌握之賦值法
“賦值法”在解決行測數(shù)量關系問題時以其簡單的思維和便捷的解題過程深受廣大考生的青睞,但對部分考生來說,感覺比較難以掌握。下面華圖教育結(jié)合歷年考題對“賦值法”進行全面介紹,幫助廣大考生快速準確地解決相關問題。
一、何為“賦值法”?
題目中某個具體量的值具有任意性,并且這個量在一定范圍內(nèi)的取值不影響終結(jié)果時,我們可以利用“賦值法”進行簡化計算。這里考生一定要注意,取賦值時應根據(jù)題目的實際需要,選取有利快速計算的數(shù)值。
二、題目特征
1.題干中出現(xiàn)“任意”字眼,如“若干”、“一定量”等;
2.題目中出現(xiàn)相對關系,沒有或者很少涉及具體數(shù)值。如“比例關系變化”“積為定--A=B×C”“和為定”等;
3.從題型上看,賦值法多應用于工程問題、行程問題、經(jīng)濟利潤問題、幾何問題和溶液問題等題型。
三、使用技巧
1.若題目中給定一個量,那么,賦值不變量,一般來說都是給定量的公倍數(shù),當然,小公倍數(shù)優(yōu)于計算,但是有些同學不能一眼看出,賦值時再求小公倍數(shù)就加大了計算量,所以公倍數(shù)即可;
2.若題目中未給定量,一般來說會成比例變化,按照變化比例賦值,例如“下降了一半”,那賦值2,下降一半即為1;
3.若題目中未給定量,很多時候需要賦值兩次。
四、考題演練
【例1】一項工程如果交給甲乙兩隊共同施工,8天能完成;如果交給甲丙兩隊共同施工,10天能完成;如果交給甲丁兩隊共同施工,15天能完成;如果交給乙丙丁三隊共同施工,6天就可以完成。如果甲隊獨立施工,需要多少天完成?()
A.16 B.20 C.24 D.28
【解析】該題為工程問題,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滿足A=B×C的形式。賦值不變量也就是工作總量為設工作總量為8、10、15、6的小公倍數(shù)120,則有:
P甲+P乙=15; ①
P甲+P丙=12; ②
P甲+P丁=8; ③
P乙+P丙+P丁=20;④
P甲=(①+②+③-④)/3=5;甲單獨做需要的時間為120/5=24天。選擇C。
(編輯:姜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