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應用能力答題技巧:材料分析題的訣竅
材料分析題是綜合應用B的選考題型之一,在2015年全國事業(yè)單位聯(lián)考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一次。這個題型出現(xiàn)的概率雖然并不高,但是難度相對較高,而且對結構化面試中的綜合分析和組織管理題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用,所以需要考生重視。
材料分析題的閱讀材料一般很長,所以需要考生熟練掌握閱讀技巧,提高做題效率。然后需要結合自身實踐經(jīng)驗和知識儲備,進行全面的分析。材料分析題分為調查研究類和社會現(xiàn)象類兩類,社會現(xiàn)象類題目又分為分析類和評價類。具體來分析一下題型的特點。根據(jù)科學的解題順序,首先關注題目,比如2015年全國事業(yè)單位聯(lián)考考題“為確保調查內容的完整性和真實性,以便作出孩子是否上補習班的決定,除了上述調查內容外,小張還需要重點調查哪些內容?”這道題便是典型的調查研究類題型,考生需要在備考時明確調查要素。
首先要明確調查目的,例如上述的調查目的就是該不該讓孩子上補習班。然后確定調查主體和對象,這是考生最容易混淆的兩個概念,調查主體一般是誰去做這個調查,而調查對象是去調查哪些人或機構。例如上述題目中調查主體便是小張,調查對象可以是輔導班、參加補習班的學生,自己的孩子和自己孩子的老師等。接下來是調查內容,調查內容是依據(jù)不同的調查對象得出的,例如上述題目,輔導班方面可以調查培訓資質、培訓環(huán)境、培訓費用、時間安排、課程設計和課后輔導等;參加補習班的學生可以調查培訓效果、師資力量等;自己孩子方面可以調查意愿、成績和課余時間安排等內容。調查內容的全面與否和對象的全面與準確是分不開的。以不同的調查對象以及內容為基礎確定調研方式,比如針對小學生,班會的效果更好;針對大學生,線上調查問卷或電話調查較合適;針對領導,訪談更合適。所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多種調查方式相結合,達到更好的調研效果。最后,補充一些調查細節(jié),樣本選取的方式要合理,大多采用分層抽樣的方式且樣本的總量要大;調研的實效性要強,比如調查2018年寧夏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就不能結束調查時已經(jīng)2019年了,這樣部分數(shù)據(jù)會失效,因為家庭狀況等因素都是隨時間迅速變化的。接下來是調研范圍,需要廣泛,也不能超過題目要求,比如上述留守兒童問題,就要在寧夏地區(qū)盡量廣泛,但是一定注意調研地區(qū)的邊界,不能調查到陜西。最后,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要專業(yè),要用專業(yè)的軟件或者專業(yè)人員。以上一個完整調查所要注意的全部要素和細節(jié),需要考生熟記。
調研類材料分析題需要考生重點準備,也可以為以后的面試打下良好的基礎。(作者:馬榕璞)
(編輯:姜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