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知識每日一練(2018.7.30)
1.大衛(wèi)(法國人,無外交特權和豁免權)于2016年乘坐我國民航飛機去瑞士旅游,在瑞士上空實施了盜竊行為,盜竊了一德國人的名貴手表,試問,我國對該案件有無管轄權( )
A. 有管轄權,因為是在中國的航空器上實施的犯罪
B. 無管轄權,因為大衛(wèi)是法國人
C. 無管轄權,因為是在瑞士實施的犯罪
D. 無管轄權,因為是對德國人實施的犯罪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刑法的適用范圍。
A項,我國《刑法》第六條第二款規(guī)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航空器內(nèi)犯罪的,也適用本法。”因此大衛(wèi)乘坐我國民航飛機實施盜竊行為,屬于在我國領域內(nèi)實施犯罪行為,可適用該條規(guī)定,體現(xiàn)屬地管轄原則,即我國享有管轄權,故A正確,當選。
B項,根據(jù)我國《刑法》第六條第三款規(guī)定“犯罪的行為或者結(jié)果有一項是發(fā)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nèi),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nèi)犯罪。”雖然大衛(wèi)是法國人,但在我國民航飛機上實施盜竊行為,屬于犯罪行為或結(jié)果在我國領域內(nèi),即我國享有管轄權,故B錯誤,排除。
C項,根據(jù)我國《刑法》第六條第二款和第三款的規(guī)定,雖然是在瑞士領空實施盜竊行為,但是在我國航空器內(nèi),符合屬地原則,故C錯誤,排除。
D項,雖然是對外國人犯罪,但在我國航空器內(nèi)犯罪屬于在我國領土內(nèi)犯罪,適用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故D錯誤,排除。
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項。
2.陸某與肖某事前商量好,陸某搶劫銀行之后,以肖某家為暫時窩藏地點。對肖某應以何罪論處( )
A. 窩藏罪
B. 包庇罪
C. 搶劫罪
D. 偽證罪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共同犯罪。我國《刑法》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要求有共同行為,共同行為可以同時實施,可以前后實施,可以中途參與。
A項,窩藏、包庇罪在我國《刑法》第三百一十條規(guī)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謀的,以共同犯罪論處。”陸某與肖某是在事前商量犯罪過程中各人的分工和安排,并不符合“明知是犯罪的人為其提供隱藏住所、財物……”的情況,對肖某不應以窩藏罪定罪量刑,故A錯誤,排除。
B項,根據(jù)《刑法》三百一十條的規(guī)定,陸某和肖某的行為屬于事前共商共謀共議,僅是對共同罪犯中的分工作出不同安排,不符合“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行為,故B項錯誤,排除。
C項,陸某和肖某是事前商量好,由陸某進行搶劫,肖某家暫時窩藏,屬于事前對搶劫行為的安排,兩人屬于共同犯罪中共同行為的先后實施,故C項正確,當選。
D項,偽證罪在我國《刑法》第三百零五條規(guī)定“在刑事訴訟中,證人、鑒定人、記錄人、翻譯人對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jié),故意作虛假證明、鑒定、記錄、翻譯,意圖陷害他人或者隱匿罪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偽證罪屬于特殊主體,故D項錯誤,排除。
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項。
3.以下哪些機構屬于國務院組成部門?( )
A. 國家林業(yè)局
B. 公安部
C. 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D. 國家稅務總局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國家機構中國務院的組成。本題為201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之前的題目。當時國務院組成部門包括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和審計署,除中國人民銀行和審計署外,其他機構應當是“……部”或者“……委員會”。A項,國家林業(yè)局屬于國務院直屬機構,故A項錯誤,排除。B項,公安部屬于國務院組成部門,故B項正確,當選。C項,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屬于國務院直屬機構,故C項錯誤,排除。D項,國家稅務總局屬于國務院直屬機構,故D項錯誤,排除。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項。
4.具體行政行為廢止的原因是( )
A. 具體行政行為不具備成立要件
B. 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jù)的法律規(guī)范或國家政策發(fā)生了變化
C. 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或不當
D. 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內(nèi)容業(yè)已完成
【答案】B
【解析】具體行政行為的廢止,是指行政機關對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的行為,因法定情形的出現(xiàn)依法宣布廢止,使其失去效力。A項,不具備成立要件屬于具體行政行為不成立,故A項錯誤,排除。B項,作出行政行為所依據(jù)的法律規(guī)范或國家政策發(fā)生變化,使行為失去了法律根據(jù);具體行政行為所針對的客觀情況發(fā)生變化,使該處理行為失去繼續(xù)存在的意義,或繼續(xù)存在將有礙社會的發(fā)展等屬于具體行政行為廢止的原因,故B項正確,當選。C項,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或不當屬于可撤銷的情形,故C項錯誤,排除。D項,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內(nèi)容業(yè)已完成屬于具體行政行為消滅的情形,故D項錯誤,排除。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項。
5.下列哪個選項不屬于行政主體的構成要素( )
A. 享有一定行政權限
B. 以自己的名義獨立行使職權
C. 獨立承當一定法律后果
D. 能夠參加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行政主體。行政主體是依法享有行政權限、能夠以自己的名義進行行政管理并承擔由此產(chǎn)生的法律責任的組織,包括國家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要求“權、名、責”三者同時具備。故ABC三項符合規(guī)定,本題為選非題,故ABC三項錯誤,排除。D項,參加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不過是承擔法律責任的表現(xiàn)形式而已,是行政主體的行為結(jié)果,不是形成行政主體的原因。故D項正確,當選。故本題正確答案為D項。
(編輯:姜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