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福建事業(yè)單位招聘面試熱點:公共場合蹭睡 莫失了文明
面試熱點相關背景
北京高溫悶熱持續(xù),宜家成為人們“蹭空調”、“蹭睡”的好去處。記者探訪宜家西紅門店發(fā)現(xiàn),商城45張床中,有25張被占用。樣板間內,也有不少人脫掉鞋子,蓋著被褥睡覺。多名顧客接受采訪時表示,“蹭睡”行為不雅觀,影響他人購物。宜家工作人員回應稱,保安常會勸阻,但收效不大。(新聞來源:新京報)
面試熱點獨家解析
@錢江晚報項向榮:對這種貪小便宜又缺乏文明禮儀的現(xiàn)象,媒體上多有批評。但批到什么程度,還是要講些尺度。因為退一步來講,宜家放著那么好的納涼資源,不去用也是浪費。如果蹭涼者能夠珍視資源提供者,在滿足自己需求的時候,多去照顧到他人需求,注意個人衛(wèi)生,注意文明禮儀,不損壞物品,其實這種現(xiàn)象也是可以容忍的。“睡”宜家其實是一些條件不大好的群眾如進城打工的群體,或消費觀念比較保守者選擇的一種有點無奈的生活方式。因此,我并不贊同往年輿論對納涼者進地鐵空間避暑一事的批評,一則,地鐵本身就是利用公共資金修建的,應當讓全體公眾享受它的福利;二則,來地鐵走廊里納涼的人多了,是會給旅客的進出帶來不便,但總體來說,還是弊小而利大。“蹭宜家”熱的熱度多少,實際上是預警著這座城市的納涼避暑公共場所缺乏程度的多少。如果場所多了,估計“睡”宜家的人會越來越少。
@人民網(wǎng)蔣萌:近期,許多地方都在經(jīng)歷高溫“燒烤”。與“燒烤”的難耐相對應的是,微薄的“防暑降溫費”讓人們的心里“拔涼拔涼的”。防暑降溫費別說用于避暑休假了,就是花在空調電費上也支撐不了幾天。不得不說,對中低收入者、拿著較低退休金的老人而言,如何躲避酷暑實在是個極為現(xiàn)實的問題。氣象管理部門已將高溫定為“紅色預警”,高溫就是一種氣象災害。既然如此,應對就應該是社會層面的。進一步探討,防暑與避暑有沒有可能成為一種公共服務?當然,不一定要專門修建“避暑場館”?紤]到許多公共場所已有中央空調,一些地方還有陰涼的防空洞,這些場所能否在盛夏延長開放時間甚至全天開放,供公眾納涼。當然,納涼者也要提高文明意識,光著膀子、橫七豎八地躺著確實不雅,影響商家的經(jīng)營也不應該。公共場所對納涼者懷有雅量,納涼者在公共場所文明納涼,互相體諒,相互配合,才是較好的結果。
@新華網(wǎng): “宜家”展廳不是共享床鋪,也不是避暑山莊,適當休息小坐,無可厚非,然而變成“蹭睡者”的“私人床位”就涉及道德素質問題。勸退“蹭睡者”,靠商場工作人員和保安效果不明顯,喚醒“蹭睡者”沉睡的道德意識才是根本。
銅陵文明網(wǎng)子詹:沒有沙發(fā)可坐,沒有落腳的地方,本來寬松的公共環(huán)境被“蹭涼族”們搞得擁擠不堪,侵犯我們在使用公共空間的權利,心情受到影響,可能就會大動肝火,甚至還有人向“蹭涼族”扔東西,與其發(fā)生爭執(zhí)。以暴制暴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更不是文明社會的公眾該有的素養(yǎng)。眾所周知,很多“蹭涼族”都是中老年人,他們從物質并不豐富的時代過來,過慣了苦日子,習慣性地節(jié)省,來商場蹭涼也無可厚非。只要保持基本的克制,沒有過度影響到我們的權益,消費者還是要多些理解和忍讓才好。
(編輯:姜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