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事業(yè)單位綜合應用能力(A 類)模擬題
2018年事業(yè)單位綜合應用能力(A 類)模擬題
在媒體和網(wǎng)絡平臺上,同情“中國大媽”,支持廣場舞的聲音是少數(shù),而認為廣場舞擾 民、制造噪聲,破壞周邊環(huán)境秩序的是多數(shù)。
然而《新京報》的問卷調查顯示,認為廣場舞有可取之處的人,并不在少數(shù)。 當今社會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許多都市中老年人苦于子女忙碌、交際圈狹窄,文娛生活單調,渴望通過參加公眾性活動調劑身心,拓展交際,而廣場舞參加人數(shù)多,入門門檻低, 又無需什么費用,是許多中老年人喜愛、甚至依賴的社交活動。從問卷調查可知,受訪者真 正反對、反感的并非廣場舞本身,而是與其相伴的噪音等“副產品”。
在國外,許多公眾娛樂活動,其產生的噪音、聲光電等效應不亞于廣場舞,甚至遠在廣 場舞之上,如在加拿大溫哥華,每逢周末,一些公共場所都會舉辦街頭、廣場音樂會,有些 音樂會是搖滾、重金屬風格,臺上臺下,歌聲、樂器聲、呼喊跺腳聲連綿呼應,說是“地動 山搖”也不算過分。然而所有這些在公共場合舉行的活動,都有嚴格的限制。在溫哥華,離居民區(qū)較近的場所,噪音較大、聚集人數(shù)較多的活動,會被明確列入禁止范疇,而那些允許 舉行這類集會、活動的場所,則通常處在人煙稀少、不會擾民的地方。居民區(qū)內,晚上超過9 點,住宅內的音樂聲或音響聲都要調低,否則一旦被舉報,警察就會上門的。 對于居民區(qū)內的噪音或集會擾民,國外許多地方采取的是“零容忍”政策,即社區(qū)內固定業(yè)主只要有一戶反對便禁止。 廣場舞本身的存廢不是關鍵,不擾民才是關鍵。有關方面首先應制定明確、嚴格的規(guī)則,對廣場舞的“準入”實行一定地域范圍內的“業(yè)主一票否決制”。其次,也應為廣場舞愛好 者提供適宜的場所。當然,更重要的是關心中老年人文化生活,有了充實多樣的文化生活,“中國大媽”們也不是非跳廣場舞不可的。
四、假如你是某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你們街道打算辦一次廣場舞大賽,你作為策 劃者和組織者,請你向所管轄社區(qū)內的廣場舞愛好者發(fā)一封大賽邀請函。(50 分)
要求:格式規(guī)范,表達清晰,簡潔明了。800 字左右。
(編輯:姜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