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知識每日一練(2019.2.14)
1. 《橘頌》是一首詠物抒情詩。用擬人的手法塑造了橘樹的美好形象,從各個側(cè)面描繪和歌頌,橘樹的形象是詩人用以激勵自己堅守節(jié)操的榜樣,作者是( )
A. 毛澤東
B. 文天祥
C. 屈原
D.范仲淹
【答案】C
【解析】《橘頌》是一首詠物抒情詩,前半部分緣情詠物,以描寫為主;后半部分緣物抒情,以抒情為主,其作者是屈原。
故本題選C。
2. 哪個國家和下列因素最為密切?( )
①佛教 ②喜馬拉雅山 ③多山 ④君主立憲
A. 印度
B.錫金
C. 文萊
D. 不丹
【答案】D
【解析】不丹位于中國和印度之間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南坡;不丹是一個全民信教的宗教國家,不丹的宗教主要有三種:佛教(國教)、印度教,不丹原始宗教;不丹是多山的國家,除喜馬拉雅山主脈以外,還有很多支脈;不丹政體為君主立憲制制度。
故本題選D。
3.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一詞出自于荀子的那部作品( )
A. 《愛蓮說》
B. 《出師表》
C. 《勸學篇》
D. 《師說》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文學常識。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出自荀況的《勸學篇》。意為只要堅持不停地用刀刻,就算是金屬、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飾。,“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故C符合題意,當選。
A項,《愛蓮說》,是北宋散文家周敦頤的代表作。其名句有“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不符合題意,排除。
B項,《出師表》出自于《三國志·諸葛亮傳》卷三十五,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給后主劉禪上書的表文。其名句有“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等。不符合題意,排除。
D項,《師說》,是唐文學家韓愈寫給他的學生李蟠的!稁熣f》是一篇說明教師的重要作用、從師學習的必要性以及擇師的原則的論說文。其代表名句有“人非生而知之,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等。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本題的正確選項為C項。
4. 我國北方唯一以捕魚為生,長期生活在東北的是哪個少數(shù)民族?( )
A. 朝鮮族
B. 赫哲族
C. 回族
D. 滿族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及其生活習性。
生活在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畔的赫哲族人,是我國北方唯一以捕魚為生的少數(shù)民族。故B符合題意,當選。
A項,朝鮮族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的吉林、遼寧和黑龍江三省,少數(shù)散居在內(nèi)蒙古和內(nèi)地一些城市。多數(shù)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部分從事林業(yè)、副業(yè),尤其擅長種植水稻,延邊地區(qū)是中國東北的主要水稻產(chǎn)區(qū)。不符合題意,排除。
C項,回族,是中國少數(shù)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在新疆、青海、甘肅、云南、黑龍江等地;刈逵行〖小⒋蠓稚⒌木幼√攸c。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還擅經(jīng)商,尤以經(jīng)營飲食業(yè)突出。不符合題意,排除。
D項,滿族,在中國55個少數(shù)民族中居第二位。主要分布于東北地區(qū)。滿族歲時風俗,多與漢族相近,但又保持著不少滿族特色。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本題的正確選項為B項。
5. 中國京劇四大名旦是指梅蘭芳、尚小云、荀慧生和( )
A. 程硯秋
B. 于魁智
C. 孟小冬
D. 譚鑫培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京劇四大名旦。
京劇四大名旦是指梅蘭芳、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他們是我國京劇旦角行當中四大藝術流派的創(chuàng)始人。故A符合題意,當選。
B項,于魁智,京劇表演藝術家,老生演員,現(xiàn)任中國國家京劇院副院長、藝術指導,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不是京劇四大名旦之一,排除。
C項,孟小冬是早年京劇優(yōu)秀的女老生,人稱“冬皇”。是京劇著名老生余叔巖的弟子,余派的優(yōu)秀傳人之一。不是京劇四大名旦之一,排除。
D項,譚鑫培,著名京劇演員,主攻老生,曾演武生。1905年,譚鑫培在豐泰照相館拍攝了黑白無聲影片《定軍山》,該片成為了中國第一部電影。不是京劇四大名旦之一,排除。
故本題的正確選項為A項。
(編輯:姜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