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yè)單位公共基礎知識:公基考試中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進程
2019-11-27 09:00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事業(yè)單位公共基礎知識:公基考試中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進程由華圖事業(yè)單位招聘網提供,更多關于事業(yè)單位考試內容,事業(yè)單位公共基礎知識,事業(yè)單位考試備考資料的內容,請關注華圖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網!
事業(yè)單位考試中出現的一些常見考題,就是考察學生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進程的掌握,為了讓學生及華圖老師更加理解這一部分內容,方便授課,我整理了我國法治國家建設的進程圖標,供給大家教研使用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時間 | 事件/會議 | 內 容 |
1949年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在當時起到臨時憲法的作用 |
1949年 |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 | 開啟了中國法治建設的新紀元 |
1954年 | 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新中國第一部憲法 |
1978年 | 十一屆三中全會 | 確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十六字方針,是“依法治國”的1.0版。 |
1997年 |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 將“依法治國”確立為治國基本方略,將“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確定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目標,并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大任務。 |
1999年 | 1999年憲法修改(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 | 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載入憲法。 |
2002年 |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 | 將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更加完備,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指出“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起來” |
2004年 | 2004年憲法修改(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 | 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載入憲法、保護公民合法私有財產等 |
2007年 |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 明確提出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并對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 |
2011年 | 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 | 吳邦國委員長時宣布,一個立足中國國情和實際、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集中體現黨和人民意志的,以憲法為統(tǒng)帥,以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的法律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與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等三個層次的法律規(guī)范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 |
2012年 |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 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確立為推進政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對“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了重要部署。指出“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 |
2013年 | 十八屆三中全會 | 提出廢止勞動教養(yǎng)制度、提出“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 |
2014年 | 十八屆四中全會 |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1.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法治國”的2.0版。3.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4.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憲法實施。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zhí)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zhí)政。將每年十二月四日定為國家憲法日。建立憲法宣誓制度。編纂民法典5.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zhí)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6.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巡回法庭,審理跨行政區(qū)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探索設立跨行政區(qū)劃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辦理跨地區(qū)案件。7.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 |
(編輯:ht-wangzy)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