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知識每日一練(2020.11.2)(2)
5.《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4條規(guī)定:“對違反交通管理行為處罰的實施辦法,由國務院另行制定”,這種立法形式屬于( )
A.創(chuàng)制性立法
B.授權性立法
C.實施條例立法
D.職權立法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法的制定知識。授權立法是行政機關依據(jù)特定的法律、法規(guī)的授權或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的專門授權所進行的立法。通常把特定的法律、法規(guī)的授權稱為一般授權,把有權機關的授權稱為特別授權。例如,《礦產資源法》第五十二條規(guī)定:“本法實施細則由國務院制定”,就屬于一般授權立法。又如,1985年以后國務院根據(jù)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授權國務院在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方面可以制定暫行規(guī)定或者條例的決定》制定了一系列有關改革開放的規(guī)范性文件,都屬于特別授權立法。B項符合題意,當選。A項:創(chuàng)制性立法是行政機關為了填補法律和法規(guī)的空白,或者變通法律和法規(guī)的個別規(guī)定以履行行政職能而進行的立法。A項不符合題意,不當選。C項:沒有“實施條例立法”的立法形式。C項屬于干擾選項,不當選。D項:職權立法是國家行政機關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的行政立法權和立法程序而進行的立法活動。主要形式是行政機關根據(jù)行政管理活動的需要,在其職權范圍內制定的行政法規(guī)和規(guī)章。D項不符合題意,不當選。因此,選擇B選項。
二、多選題
6.宜昌市夷陵區(qū)某鎮(zhèn)村民李某因尋釁滋事,被夷陵區(qū)公安分局處10日的行政拘留,其對該行政處罰不服,欲提起行政復議。請問,李某有權向哪些機關提起行政復議( )
A.宜昌市人民政府
B.夷陵區(qū)人民政府
C.宜昌市公安局
D.夷陵區(qū)公安分局
【答案】BC
【解析】本題考查行政復議知識。根據(jù)《行政復議法》第十二條第一款,對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由申請人選擇,可以向該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向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本題中,作出行政拘留的是夷陵區(qū)公安分局,為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李某有權向該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即夷陵區(qū)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級主管部門即宜昌市公安局申請行政復議。因此,選擇BC選項。
7.正確適用法律的基本要求為( )
A.及時
B.準確
C.從重
D.合法
【答案】ABD
【解析】本題考查法的實施。正確適用法律的基本要求為三個方面,即準確、合法、及時。所謂準確,是指適用法律時,事實要調查清楚,證據(jù)要準確,這是正確適用法律的前提和基礎。合法,是指司法機關審理案件要合乎國家法律的規(guī)定,依法辦案。及時,是指司法機關辦案時在正確、合法的前提下,還必須做到遵守時限。A、B、D項符合題意,當選。因此,選擇ABD選項。
8.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 )的權力。
A.申訴
B.上訴
C.控告
D.檢舉
【答案】ACD
【解析】本題考查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知識。A項、C項、D項:根據(jù)《憲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ACD項與題意相符,當選。B項:上訴,指的是當事人對人民法院所作的尚未發(fā)生法律效力的一審判決、裁定或評審決定,在法定期限內,依法聲明不服,提請上一級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的活動。B項與題意不符,不當選。因此,選擇ACD選項。
9.某公安局對傅某作出行政拘留15日的處罰。該處罰屬于( )
A.具體行政行為
B.抽象行政行為
C.可訴行政行為
D.不可訴行政行為
(編輯:李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