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知識每日一練(2021.7.21)
2021-07-21 14:37:18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事業(yè)單位考試網(wǎng)
【導讀】華圖事業(yè)單位考試網(wǎng)同步華圖教育發(fā)布:公共基礎知識每日一練(2021.7.21),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事業(yè)單位考試考情政策解讀,點擊領取備考資料,更多事業(yè)單位考試資訊請關注(htshiyedanwei)公眾號,歡迎加入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交流群: 參加刷題、模考、領取備考資料,考編路上不孤單!
單選
“凡天下群百工,輪車、陶冶、梓匠,使各從事其所能”最能體現(xiàn)的管理學原理是:
A.帕金森定律
B.鯰魚效應
C.刺猬法則
D.彼得原理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管理學基本原理知識。彼得原理是美國學者勞倫斯·彼得在對組織中人員晉升的相關現(xiàn)象研究后得出的一個結論;在各種組織中,由于習慣于對在某個等級上稱職的人員進行晉升提拔,因而雇員總是趨向于被晉升到其不稱職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時也被稱為“向上爬”理論。這種現(xiàn)象在現(xiàn)實生活中無處不在:一名稱職的教授被提升為大學校長后無法勝任;一個優(yōu)秀的運動員被提升為主管體育的官員,導致無所作為。對一個組織而言,一旦相當部分人員被推到其不稱職的級別,就會造成組織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導致平庸者出人頭地,發(fā)展停滯。將一名職工晉升到一個無法很好發(fā)揮才能的崗位,不僅不是對本人的獎勵,反而使其無法很好發(fā)揮才能,也給組織帶來損失。題干中“凡天下群百工,輪車、陶冶、梓匠,使各從事其所能”的意思是:天下所有的能工巧匠,如修車趕車的、做皮革的、做陶器的、煉鐵煉銅的、木匠建筑師,都能讓他們盡其所能。符合彼得原理。因此,選擇D選項。
【拓展】A項:帕金森定律是官僚主義或官僚主義現(xiàn)象的一種別稱,被稱為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fā)現(xiàn)之一。也可稱之為“官場病”“組織麻痹病”或者“大企業(yè)病”,源于英國著名歷史學家諾斯古德·帕金森1958年出版的《帕金森定律》一書的標題。帕金森得出結論: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機構會像金字塔一樣不斷增多,行政人員會不斷膨脹,每個人都很忙,但組織效率越來越低下。這條定律又被稱為“金字塔上升”現(xiàn)象。與題意不符,A項排除。
B項:鯰魚效應是指鯰魚在攪動小魚生存環(huán)境的同時,也激活了小魚的求生能力。鯰魚效應是采取一種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業(yè)活躍起來投入到市場中積極參與競爭,從而激活市場中的同行業(yè)企業(yè)。與題意不符,B項排除。
C項:刺猬法則強調(diào)的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運用到管理實踐中,就是領導者如要搞好工作,應該與下屬保持親密關系,但這是“親密有間”的關系,是一種不遠不近的恰當合作關系。與題意不符,C項排除。
當公文排版后所剩余空白處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時,應采取調(diào)整字距、行距的措施加以解決:
A.難解決時可出現(xiàn)空白印章
B.也可采取標識“此章承正文”方法解決
C.務必使印章與正文同處一頁
D.也可采取標識“此頁無正文”方法解決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公文格式知識。根據(jù)《黨政機關公文格式》7.3.5.5,當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處不能容下印章或簽發(fā)人簽名章、成文日期時,可以采取調(diào)整行距、字距的措施解決。這樣,可使印章與正文末尾同處在一頁上。因此,選擇C選項。
【拓展】A項:根據(jù)《黨政機關公文格式》7.3.5.1的規(guī)定,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編排,印章用紅色,不得出現(xiàn)空白印章。A項錯誤。
B項、D項:出現(xiàn)題干情況,不可采取標識“此章承正文”或者“此頁無正文”方法解決。B項、D項錯誤。
下列屬于上行公文的文種是:
A.請示
B.指示
C.通告
D.批復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公文文種。根據(jù)《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第八條,請示適用于向上級機關請求指示、批準,按照行文方向,請示是上行公文。因此,選擇A選項。
【拓展】B項:根據(jù)《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第八條,法定公文包括決議、決定、命令、公報、公告、通告、意見、通知、通報、報告、請示、批復、議案、函、紀要,共計十五種,廢除了指示這個舊文種。B項錯誤。
C項:根據(jù)《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第八條,通告適用于在一定范圍內(nèi)公布應當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項。通告是下行文。C項錯誤。
D項:根據(jù)《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第八條,批復適用于答復下級機關請示事項。批復是下行文。D項錯誤。
事業(yè)單位與工作人員簽訂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事業(yè)單位人事管理知識。根據(jù)《事業(yè)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第十二條,事業(yè)單位與工作人員訂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因此,選擇C選項。
【拓展】根據(jù)《事業(yè)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第十三條,初次就業(yè)的工作人員與事業(yè)單位訂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試用期為12個月。
根據(jù)《事業(yè)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第十四條,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在本單位連續(xù)工作滿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10年,提出訂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事業(yè)單位應當與其訂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
議論是一種主要的行文方式,其構成要素不包括:
A.論據(jù)
B.論述
C.論證
D.論點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公文寫作知識并選錯誤項。議論就是議事說理,是公文作者對客觀事物或問題進行分析評述,提出看法或措施,表明觀點和態(tài)度,證明或反駁某一觀點的表達方法。議論的三要素是論點、論據(jù)和論證。由此可知,論述不是議論的構成要素。因此,選擇B選項。
【拓展】A項:論據(jù),就是論述論點的依據(jù)。A項不符合題意,因此不當選。
C項:論證是指闡述自己的觀點后,對其加以證明,使自己的觀點有了一個證實。C項不符合題意,因此不當選。
D項:論點是作者的觀點和看法,是議論的三要素之一。D項不符合題意,因此不當選。
黨和國家要注意對社會矛盾和人民關注的社會焦點加以解決和疏導,單位領導要關注員工(工作人員)的心理和思想問題,要加強談心、交流和思想工作。這體現(xiàn)了管理學效應中的:
A.避雷針效應
B.火爐法則
C.霍桑效應
D.責任分散效應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管理學基本原理知識。避雷針效應是指在高大建筑物頂端安裝一個金屬棒,用金屬線把這根金屬棒與埋在地下的一塊金屬板連接起來,利用金屬棒的尖端放電及金屬的導電性,使云層所帶的電被大地帶的電直接中和,從而保護建筑物等避免雷擊。寓意是:善疏則通,能導必安。“避雷針效應”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如下:第一,作為黨和國家要注意對社會矛盾和人民關注的社會焦點加以解決和疏導;第二,作為一個單位的領導要關注員工(工作人員)的心理和思想問題,要加強談心、交流和思想工作;第三,作為個人要注意調(diào)解自己的情緒及時校正自己的心理問題。A項正確。因此,選擇A選項。
【拓展】B項:火爐法則就是把“火爐”燒得紅紅的,放在那里,本身并不會主動燙人,但只要有人敢于觸摸,它就必燙無疑,不會顧及觸摸者的身份,人人平等,誰摸燙誰,而且立即處罰,沒有下不為例。說明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誰違反了制度,都會受到相應的懲戒。B項錯誤。
C項:霍桑效應,或稱霍索恩效應,是指當人們知道自己成為觀察對象,而會改變行為的傾向;羯P嬖V我們:從旁人的角度,善意的謊言和夸獎真的可以造就一個人;從自我的角度,你認為自己是什么樣的人,你就能成為什么樣的人。C項錯誤。
D項:旁觀者效應也稱為責任分散效應,是指對某一件事來說,如果是單個個體被要求單獨完成任務,責任感就會很強,會作出積極的反應。但如果是要求一個群體共同完成任務,群體中的每個個體的責任感就會很弱,面對困難或遇到責任往往會退縮。因為前者獨立承擔責任,后者期望別人多承擔點兒責任。“責任分散”的實質(zhì)就是人多不負責,責任不落實。D項錯誤。
擬寫工作報告時,下列做法不恰當?shù)氖牵?/p>
A.報告中不夾帶請示事項
B.及時行文
C.對有關數(shù)字、數(shù)據(jù)加以夸張
D.建議明確、具體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公文寫作知識并選錯誤項。工作報告是指就工作進程、存在的問題、經(jīng)驗或教訓向上級報告。擬寫工作報告時應做到內(nèi)容簡潔,主題突出,觀點鮮明,結構嚴謹,表述準確,文字精練,不得夸張修飾。所以,“對有關數(shù)字、數(shù)據(jù)加以夸張”做法不恰當。因此,選擇C選項。
【拓展】A項:根據(jù)《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第十五條,請示應當一文一事。不得在報告等非請示性公文中夾帶請示事項。A項本身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因此不當選。
B項:擬寫工作報告應及時行文,便于領導了解工作進度和及時指導。B項本身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因此不當選。
D項:在工作報告結尾處可以提出改進工作的建議,建議應明確,具體。D項本身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因此不當選。
多選
為了向下級機關下達指令安排重大行動。發(fā)布規(guī)范性文件可以選擇( )等文種。
A.命令
B.決定
C.通知
D.請示
【答案】ABC
【解析】本題考查公文文種知識。A項:根據(jù)《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第八條,(三)命令(令)。適用于公布行政法規(guī)和規(guī)章、宣布施行重大強制性措施、批準授予和晉升銜級、嘉獎有關單位和人員。A項正確。
B項:根據(jù)《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第八條,(二)決定。適用于對重要事項作出決策和部署、獎懲有關單位和人員、變更或者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shù)臎Q定事項。B項正確。
C項:根據(jù)《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第八條,(八)通知。適用于發(fā)布、傳達要求下級機關執(zhí)行和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zhí)行的事項,批轉(zhuǎn)、轉(zhuǎn)發(fā)公文。C項正確。
因此,選擇ABC選項。
【拓展】D項:根據(jù)《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第八條,(十一)請示。適用于向上級機關請求指示、批準。請示屬于上行文,不用于向下級機關下達指令。D項錯誤。
下列屬于事項能夠制發(fā)通知的有:
A.公司聘用一名經(jīng)理
B.銀行向各儲蓄銀行下達季度任務
C.某人事廳貫徹財政廳有關員工福利發(fā)放標準的文件
D.兩單位之間商洽某項具體事項
【答案】ABC
【解析】本題考查公文格式知識。根據(jù)《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第八條,(八)通知。適用于發(fā)布、傳達要求下級機關執(zhí)行和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zhí)行的事項,批轉(zhuǎn)、轉(zhuǎn)發(fā)公文。ABC項均能制發(fā)通知。因此,選擇ABC選項。
【拓展】D項:根據(jù)《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第八條,(十四)函。適用于不相隸屬機關之間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請求批準和答復審批事項。兩單位之間商洽某項具體的事項,一般用函。D項錯誤。
下列表述中屬于事前管理的是:
A.吃一塹,長一智
B.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C.防范于未然,未雨綢繆
D.食補往往強于藥補
【答案】CD
【解析】本題考查管理學基本原理知識。事前管理是預防,事后管理是問題管理。CD項:“防范于未然,未雨綢繆”“食補往往強于藥補”是預防,屬于事前管理。CD項正確,當選。因此,選擇CD選項。
【拓展】A項:“吃一塹,長一智”是經(jīng)過失敗取得教訓的道理,屬于事后管理,A項排除。
B項:“亡羊補牢,為時不晚”是出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救,防止繼續(xù)受損失,屬于事后管理,B項排除。
手機端鏈接:https://m.sydw8.com/2021/0721/389129.html
掃碼關注事業(yè)單位考試公眾號,招考信息搶先看,備考資料送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