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事業(yè)單位申論熱點:明星開微博小號不就是為了曝光嗎
遼寧人事考試_遼寧事業(yè)單位考試_遼寧華圖每天為廣大考生整理遼寧事業(yè)單位行測備考技巧、申論熱點以及面試技巧等相關資料!了解更多遼寧事業(yè)單位考試招考、備考信息,敬請關注遼寧華圖事業(yè)單位頻道(http://ln.huatu.com/sydw/)
“小號”的線索可能是故意留下的
繼鄭爽曝出疑似小號,放飛自我后,張杰也被指出有小號,然后,在范冰冰當上戛納電影節(jié)評委時,疑似張馨予養(yǎng)了一年多的小號曝光,上了熱搜。
為什么有小號呢?這點不難理解,普通老百姓工作、生活中遇到不高興的事情,大號上有父母、伴侶、親戚、朋友、同學關注著,不方便說,注冊個把小號,當作無人區(qū)的地洞發(fā)泄一下,不少同學這么干過吧?
明星面對粉絲、公眾,有形象需要,更不好隨便發(fā)言、評論,有開小號的需要,不奇怪。奇怪的是為什么大號、小號發(fā)同樣的冰淇淋照片、露出同樣銀色的指甲等等,留下各種線索提高辨識度呢?如果是純粹為了發(fā)泄,微博可以設定為不公開啊!
美劇《犯罪心理》里,F(xiàn)BI的側(cè)寫探員(主要工作是通過對犯罪行為的心理學分析,確定嫌疑犯的身份以及個人情況)說,罪犯無不希望被逮到,有時他們甚至會故意留下線索,指引警察。
這種“希望”可能是有意識的,也可能是無意識的。人在做偷偷摸摸的事情時,大多有類似的心理,既要想方設法把它藏起來,藏得越久越好,潛意識里又希望早點被發(fā)現(xiàn),讓大家看看自己的“杰作”。假如大家“逮”到的號真的是明星的小號,不要太奇怪他們沒有藏好,那些蛛絲馬跡本就是有意留下的。
“小號”用來傾訴、炒作都有可能
“寫”與“讀”天生一對,寫的時候許多人內(nèi)心往往把它當作向他人表達的方式,而不僅僅是說給自己聽。曾有朋友說,她每天寫日記,仿佛在等著有一天某人來閱讀。寫和說帶有傾訴的性質(zhì),一般會假定有客體傾聽。自言自語很少見,像卡夫卡這般自娛自樂式的寫作,生前他的作品也會在小圈子里傳播,可以理解為這個小圈子是他的寫作傾訴對象。
期待的閱讀對象無外兩種:重視寫者或者寫者重視的人,愛與恨的對象最能擔當起這個責任。在疑似張馨予的小號里,一個“打壓”她的人出現(xiàn)得很多,這個人攪黃她的頒獎禮、阻止她上節(jié)目……處處作梗,常讓她丟掉機會、工作,最能撩撥她情緒,她的情緒發(fā)泄經(jīng)常指向這個人。所以,她無意識中大約比較希望這個人能看見她的微博。
張馨予的認證微博號矛頭公開指向其他女星不止一兩回,但是比起疑似小號的頻率和發(fā)泄的痛快來,“大號”發(fā)泄的舒暢度遠遠不及小號。這個小號恰恰在范冰冰獲任戛納電影節(jié)評委之際曝出,難免令人猜疑是否炒作。
當然以心理學角度看,有可能意識里未必有炒作的打算——誰能一年多以前預測到范冰冰會擔任戛納評委呢?然后花一年時間養(yǎng)小號,最終搭著她上熱搜。無意識間卻有可能憋到此時憋不住了,不小心擦槍走火,那就順勢火一把唄。以上純屬猜測,張馨予并未承認疑似小號是她的。
和疑似張馨予小號里,主要以發(fā)泄情緒為主不一樣,疑似張杰的小號則更多想說給重視他的人,希望有人接納他的情緒,化解開。照網(wǎng)友的評論,張杰是“小號都不敢開罵”,它幾乎不展現(xiàn)憤怒,多數(shù)時候在談論抑郁的心情、痛苦的內(nèi)心感受,還有想從中走出來的努力。
“負能量”滿滿的小號令許多粉絲心疼,據(jù)說一些張杰鐵粉早已知道這是他的小號,可見張杰小號的傾訴對象更明確一些,就是小圈子里的人。
假如這個微博真的是張杰的小號,它的存在有助于張杰過得更自然,更像自己。喜怒哀懼是人的四種基本情緒,張杰認證的微博號大多表現(xiàn)積極向上。把疑似小號和大號加在一起,拼成一個完整的張杰,粉絲該為他高興。將來他調(diào)整到正面情緒占三分之二、負面占三分之一時,粉絲們就可以徹底放下心疼了。
(編輯:姜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