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知識每日一練(2018.11.02)
1. 王安石變法是宋神宗時期,王安石發(fā)動的旨在改變北宋建國以來積貧積弱局面的一場社會改革運動。為實現(xiàn)北宋“富國強兵”的目的,王安石采用的措施不包括( )
A. 青苗法
B. 方田均稅法
C. 保甲法
D. 初稅畝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王安石變法的舉措。王安石變法可分為理財和整軍兩大類。前者包括均輸法、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和方田均稅法等;后者包括將兵法、保甲法、保馬法和設軍器監(jiān)等。初稅畝是中國古代春秋時期魯國在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實行的按畝征稅的田賦制度,它是承認土地私有合法化的開始。故本題選D。
2. 八路軍建立的第一個抗日根據(jù)地是由誰領導建立的?( )
A. 聶榮臻
B. 陳毅
C. 徐向前
D. 劉伯承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歷史知識。八路軍建立的第一個敵后抗日根據(jù)地是晉察冀革命根據(jù)地,其領導人為聶榮臻。故本題正確選項為A項。
3. 古體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唐代的古體詩主要有( )幾種。
A. 三言和五言
B. 五言和七言
C. 七言和九言
D. 五言和九言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唐詩的特點。
唐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唐代的古體詩,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兩種。近體詩也有兩種,一種叫做絕句,一種叫做律詩。絕句和律詩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詩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兩種。故B項正確,ACD項錯誤,排除。
故該題正確答案為B。
4.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這里的一寸是用哪種古代計時器量出的時間單位?( )
A. 圭表
B. 漏刻
C. 日影
D. 漏壺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一寸光陰一寸金。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出自《白鹿洞二首》,意思是一寸光陰和一寸長的黃金一樣昂貴,而一寸長的黃金卻難以買到一寸光陰。比喻時間十分寶貴。這里的光陰用寸來計量,是起源于我國古代的一種測日影定時刻的計時儀器——日晷。據(jù)記載,我國早在漢代以前就已開始用日晷來計時了。C項符合題意。
圭表是古代科學家發(fā)明的度量日影長度的一種天文儀器,由“圭”和“表”兩個部件組成。圭表是測定正午的日影長度以定節(jié)令,定回歸年或陽歷年。A項不符合題意;排除。
漏壺也叫漏刻,漏是指計時用的漏壺,刻是指劃分一天的時間單位,它計量一晝夜的時刻。BD項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
5. 物理知識滲透與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的安全警示語中涉及慣性的是()
A.某水庫邊立有“禁止游泳”的牌子
B.地鐵扶梯上方標語“小心碰頭”
C.某商場大廳立有“小心地滑”的牌子
D. 公交車上標有“請您站穩(wěn)扶好”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生活常識中的慣性原理。
慣性,指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屬性。
D項涉及到慣性原理:當公家車運動時,公交車上站立的人具有與公交車一致的速度向前運動。當公交車突然停止運動時,由于慣性原理,人還會保持這個速度向前運動,所以容易向前摔倒。反之,當公交車保持靜止時,人的速度也為零;當公交車突然向前運動,人因為繼續(xù)保持靜止而容易向后摔倒。故公交車上標有“站穩(wěn)扶好”的標語。
故本題正確選項D。
(編輯:姜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