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yè)單位招聘網】公共基礎知識每日一練(2020.5.11)
1. 下列歷史人物與其著名言論對應錯誤的是()
A. 孟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B. 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C. 梁啟超——國家之主人為誰?即一國之民是也
D. 曾國藩——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答案】D
【解析】題干考查知名歷史人物并選錯誤項。對比選項,曾國藩是清朝晚期“洋務運動”發(fā)起者之一,主張學習西方技術,極力反對對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進行變革,更何況變法,而后面內容是提倡變法,有悖于曾國藩的主張。因此,選擇D選項。
2. 下列詩句反映的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①北師覆沒威海衛(wèi),簽訂條約在馬關
②鴉片帶來民族難,銷煙虎門海灘前
③武裝起義占三鎮(zhèn),武昌漢口和漢陽
A. ①③②B. ②③①
C. ①②③D. ②①③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中國近代史。標記關鍵詞“馬關”“銷煙虎門”“武昌”。①《馬關條約》簽訂于1895年,②虎門銷煙發(fā)生于1839年,③武昌起義發(fā)生于1911年。因此,選擇D選項。
3. 下列關于中國近代史上一些重大事件,表述正確的是()
A. 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是《新青年》雜志的創(chuàng)辦
B. 一二•九運動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反對內戰(zhàn)的學生愛國運動
C. 新三民主義是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政治思想基礎
D. 秋收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中國近代史!缎虑嗄辍1915年9月15日創(chuàng)刊,陳獨秀主編,陳獨秀所寫的發(fā)刊詞《敬告青年》是該刊的綱領性文章。它的創(chuàng)刊是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敬告青年》是新文化運動的宣言書。A項正確。一二•九運動爆發(fā)于1935年12月9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反對華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國主義,要求保全中國領土的完整的大規(guī)模學生愛國抗日救亡運動。B項錯誤。新三民主義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思想基礎,第二次國共合作是由于民族矛盾上升為我國主要矛盾。C項錯誤。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秋收起義是繼南昌起義之后,我黨領導的又一次武裝起義。D項錯誤。因此,選擇A選項。
4. 關于《四庫全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編修于乾隆時期
B. 反映了清代圖書的全貌
C. 在編纂過程中紀曉嵐貢獻突出
D. 分經、史、子、集四目
【答案】B
【解析】題干考查《四庫全書》并選錯誤項!端膸烊珪肥窃“文字獄”的背景下編纂的,其中不利于清朝統(tǒng)治的文獻被篡改或刪除,并不能反映清代圖書的全貌。因此,選擇B選項。
5. 下列歷史事件時間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A. 戊戌變法——馬關條約——五四運動
B. 鄭和下西洋——戚繼光抗擊倭寇——鄭成功收復臺灣
C. 張衡發(fā)明地動儀——諸葛亮寫《出師表》——張騫出使西域
D. 虎門銷煙——中日甲午戰(zhàn)爭——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歷史常識。A項:1898年,康有為、梁啟超戊戌變法;1895年,中日簽訂《馬關條約》;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fā)。正確順序為:馬關條約→戊戌變法→五四運動。B項:1405年到1433年,鄭和七次下西洋;1561年開始,戚繼光抗擊倭寇;1661年,鄭成功收復臺灣。B項正確。C項:公元132年,張衡發(fā)明地動儀;公元227年,諸葛亮寫《出師表》;公元前139年,張騫出使西域。正確順序為:張騫出使西域→張衡發(fā)明地動儀→諸葛亮寫《出師表》。D項:1839年,林則徐虎門銷煙;1894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正確順序為:虎門銷煙→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中日甲午戰(zhàn)爭。因此,選擇B選項。
(編輯:李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