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湖北省武漢市事業(yè)單位考試(教師崗)教育綜合模擬題(二)
講座推薦:瘋狂70晚,夜夜學不停
課程推薦:2015年事業(yè)單位備考課程
2015年湖北省武漢市事業(yè)單位考試(教師崗)
教育綜合模擬題(二)
一、判斷題(對下列命題做出判斷,正確的在答題卡上相應的題號后涂黑,錯誤的涂“B”,正確的涂A,全部涂“A”或“B”,均計為0分,每題0.5分,共10分)
1.學生的學習是以獲得直接經(jīng)驗為主要任務的。( )
2.只要運用正面說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學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對紀律處分等強制性的方法。( )
3.班級管理應該以學生為核心,建立學生為本的班級管理機制。( )
4.新課改中學習方式轉變的基本精神是:自主、合作、探究 ( )
5.“教是為了不教”的基本含義是教的目的就是要達到讓學生最終能獨立地學習。( )
6.新課程倡導研究性學習,所以應拋棄傳統(tǒng)的接受性學習 ( )
7.新課程改革進一步強化了教育評價的甄別與選擇功能。( )
8.某小學生上早操時被同學推倒摔傷,學校不用負責任。 ( )
9.教師享有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guī)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帶薪休假的權利。( )
10.學校應當推廣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任何學校不得用少數(shù)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教學。()
11.在我國,凡年滿七周歲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應當入學接受規(guī)定年限的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qū),可以推遲到八周歲入學。 ( )
12.突發(fā)事件的發(fā)生時無法預防的,學校應當加強救助措施,不用制度個別突發(fā)事件的預案(。
13.參觀法能使學生學到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教學中應多組織這類活動。( )
14.“自有人生,便有教育”,這里的教育是狹義的教育概念。( )
15.農村留守兒童出現(xiàn)問題歸咎于家庭,與學校無關 ( )
16.學生掌握知識是提高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礎,而后者又是前者條件。( )
17.教育行動研究是以教師的教育實踐為主要導向的。( )
18.現(xiàn)代社會中,教育是使科學技術轉化為勞動者精神財富的手段。( )
19.一定社會的政治制度決定著教育目的的性質,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jīng)Q定著培養(yǎng)人才的質量規(guī)格。( )
20課堂類型和結構是固定不變的,具有統(tǒng)一的模式。 ( )
二、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請將正確答案選出,并將答題卡相應題號后的選項涂黑,每題1 分,共50 分)
21.孔子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提出了許多意義深遠的教育言論,下列不屬于孔子的言論是( )
A.有教無類 B. 親知聞知說知 C.學而知之 D.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22.將教育理論提高到學科水平并為后人所公認的教育家是( ),他發(fā)表的著作《普通教育學》被教育史上譽為第一部科學形態(tài)的教育學。
A.夸美紐斯 B.盧梭 C.康德 D.赫爾巴特
23.“活到老學到老”體現(xiàn)了教育的( )
A.終身性 B.民主性 C.全民性 D.未來性
24.決定教育領導權的是( )
A.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水平 B.政治制度 C.文化傳統(tǒng) D.科學技術
25.美國當代生物社會學家威爾遜把“基因復制”看做是決定人的一切行為的本質力量,這體現(xiàn)了人的發(fā)展觀中的( )的觀點
A.多因素論 B.外鑠論 C.心理起源論 D.內發(fā)論
26.( )是教育活動的出發(fā)點,同時也是教育活動的歸宿。
A.教育制定 B.教育規(guī)律 C.教育目的 D.教育系統(tǒng)
27.關于課程計劃、課程標準和教材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教材是依據(jù)課程計劃編制的,是課程計劃的具體化。
B.課程計劃是依據(jù)課程標準制定的:是課程標準的具體化
C.教材是根據(jù)課程標準編寫的,它是課程標準的具體化。
D.課程標準是依據(jù)課程計劃制定的,是課程計劃的具體化
28.當代學校的課程傾向于由各種課程類型共同構成的一個有機的統(tǒng)一體,從課程內容所固有的屬性來區(qū)分,可以分成:( )
A.學科課程與經(jīng)驗課程 B.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
C.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 D.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
29.“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這句話夸大了( )因素對人的身心發(fā)展的影響。
A.遺傳 B.環(huán)境 C.個體主觀能動 D.學校教育
30.在教育活動中,教師負責組織、引導學生沿著正確的方向,采用科學的方法,獲得良好的發(fā)展,這句話的意思是說( )。
A.學生在教育活動中是客體 B.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是客體
C.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是主導 D.教師在教育活動中不是主導
31.宋代著名思想家朱熹提出“未得乎前,則不敢求其后”這體現(xiàn)了教學的( )
A.啟發(fā)性原則 B.因材施教原則 C.鞏固性原則 D.循序漸進原則
32.學生在學習環(huán)境中學習到的非預期性或非計劃性的知識、價值觀念、規(guī)范和態(tài)度是指( )
A.分科課程 B.綜合課程 C.顯性課程 D.隱性課程
33.在日常的教育實踐中,學校德育的主要形式是( )
A.以講解、談話為主 B.以榜樣示范為主
C.以情景感化為主 D.以勞動和社會實踐為主
(編輯:姜芃)